皮膚越來越差,額頭出現了細紋,用什么護膚品都不見效……很少有人想到,這可能是早衰的信號,而這種早衰是從腸道開始的!
作為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掌管著70%以上的免疫細胞,同時它又是人體最繁忙的器官,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為人體提供養分。正因如此,稍不注意,腸道就容易出問題,影響全身健康,今天小編就送你一個腸道健康小手冊。
研究表明,蔬菜是保護腸道健康、預防結腸癌的有力幫手。建議每天吃足夠的蔬菜,尤其是以下幾種,對腸道的保護作用更強。
第一,西蘭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中含有異硫氰酸酯,不但有助于清除腸道垃圾,還能抗癌; 第二,洋蔥,其富含低聚糖,能給腸道內的益生菌補充養分,刺激其增長; 第三,大蒜,其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種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活化細胞,加快腸胃蠕動,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興奮下丘腦外側的飲食中樞反射性刺激和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運動過程中,人的腹式呼吸會加強,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臟器的血液循環,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由此調節整個消化道。
相反,長期缺乏鍛煉會導致食欲減退、胃動力不足,易誘發胃、結直腸炎癥和腫瘤。對多數人來說,一般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需要提醒的是,鍛煉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步行、騎車等,不科學的無氧運動可能起到反作用。
長期吃得太飽,不僅增加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導致腸道菌群結構發生變化破壞腸道菌群。每頓飯都吃七分飽,即剛剛感到不餓即可,不要吃到撐。
需要提醒的是,對飽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備。不過,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吸煙,什么時候戒都不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吸煙會導致癌癥、心臟病、中風、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同時,吸煙會影響胃腸道粘膜組織。除自己吸煙影響健康,遭受二手煙的人也會深受其害。于己于人考慮,都要戒煙,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戒煙需要毅力,也可求助專業人士,以及親朋的監督。
膳食纖維如同腸道里的“清潔工”,其不能為人體小腸所消化吸收,而是進入大腸中被大腸微生物發酵,能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腸癌等腸道疾病的發病幾率。成人每天應該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除了蔬菜,膳食纖維在水果、粗糧豆類等食物中也含量豐富。
大腸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回收糞便中的水分,身體越缺水,糞便越干燥,便秘越嚴重。許多人以為自己是“頑固型便秘”,其實只是喝水太少。建議每天喝7~8杯水(1500~1700毫升),不過杯數僅供參考,恰當的飲水量應該使尿液呈透明無色或淡黃色的狀態。
每天食用,連續飲用14天,改善腸道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腸道內的有益菌會逐步減少,這是自然規律。再加上,現代人膳食纖維吃得少,工作壓力大,水攝入不足,導致腸道菌群被進一步破壞。那每天向腸道內輸入一定量的“益生菌”,是解決之道。
來源:本文摘自網絡,圖文綜合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