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到了吃橘子的季節,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誘人的橘子,這個時節的橘子物美價廉、味道香甜、果肉飽滿、水分充足、價格便宜,但有網友表示,橘子吃多了會變成“小黃人”,這是真的嗎?
是的!因為橘子(柑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長期大量食用,短時間內攝入太多胡蘿卜素,人體代謝不掉,血液中的含量過高,就會導致皮膚變黃,稱為胡蘿卜素血癥。?

除了橘子,還有胡蘿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蘿卜素也含量豐富,大量食用可引起。另外,也有長期吃含胡蘿卜素的營養品引起的,需要注意。當然,除了飲食因素,腎病、糖尿病、神經性厭食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也可引起。
胡蘿卜素血癥需要治療嗎?
一般停止吃橘子等含胡蘿卜素豐富的蔬果一段時間,皮膚就會慢慢好轉,2至6周自然消失,多數不需要用藥。嚴重者需要對癥治療。
橘子吃多確實會使皮膚變黃,這種現象也叫“高胡蘿卜素血癥”“柑皮癥”,是由于橘子含豐富的胡蘿卜素,一次攝入過量肝臟無法完全分解,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會沉積在皮膚角質層和黏膜部位,從而出現黃皮膚。?
吃多少才算合適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普通成人每天吃新鮮水果200克至350克,全部換算為橘子大概是兩三個。由于橘子里有機酸含量豐富,最好飯后吃橘子,并且一瓣一瓣吃,比榨成汁喝更有利于血糖平穩。
另外,研究發現如果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容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等,對口腔和牙齒也會造成負擔。
哪些人群更易中招?
專家表示,這些人中以小孩為主,因為兒童處于發育階段,肝臟的酶類的功能相對較弱,所以和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手心腳心處發黃,很多來就診的人開始往往擔心是患了急性肝炎,之后才知道是橘子吃多了導致的。?

橘子吃多容易上火?
從中醫上來說,橘子并不屬于熱性水果,而被歸類于溫性水果,但由于秋天是干燥的季節,燥能傷津,在這樣的環境下,對體質偏熱的人來說,吃溫性的橘子就可能上火。因此,對于那些容易發脾氣、大便干燥的熱性體質人群來說,橘子還是要少吃。如果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就不要吃橘子了。而沒有內熱、特別是體質偏寒的人,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來源:濟南新聞網?
來源:本文摘自網絡,圖文綜合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