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紫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構筑高端人才與企業合作的堅實橋梁。11月,威海紫光與山東農業大學共同培養的王晨瑩與張斌兩位博士后成功啟動新課題開題研究,并順利完成在研課題的中期答辯。兩位博士專注于無花果領域的核心技術難題,借助與產業界的緊密協作,致力于將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實際應用,驅動產業升級。
在中期考核會上,張斌博士就《不同預處理技術對無花果節能干燥及品質控制的影響》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匯報。他通過科學嚴謹的對比實驗,細致分析不同預處理技術對無花果熱風干燥效率及品質的具體影響,為無花果的節能干燥提供詳實的科學依據。張斌博士的研究成果不僅極大地優化無花果的干燥工藝,顯著降低能耗,還有效確保無花果在干燥過程中的品質穩定。
在開題報告會上,王晨瑩博士就《無花果果酒的增香工藝及陳釀穩定性研究課題》進行詳盡闡述。她計劃通過精細調整發酵條件以及創新采用不同陳釀工藝,以期大幅提升無花果果酒的香氣與陳釀穩定性。王晨瑩博士的研究旨在為消費者奉獻更加優質、風味更為獨特的無花果果酒產品,同時也為無花果果酒產業的創新發展開辟了全新路徑。
近年來,威海紫光通過打造產才融合的發展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威海紫光科研創新的重要載體,自2023年獲批設立以來,威海紫光在科研創新方面取得高質量快速發展,不斷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先后榮獲“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十四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博士后在站期間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中SCI檢索16篇。博士后們的研究課題更加強化產品的市場導向,貼合公司的發展目標和市場規劃,融合個人專業與公司產業需求,深入挖掘研究潛力,憑借學科優勢取得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實現研究成果與產業應用的有機轉化,完成產學研全鏈路的融合。
下一步,威海紫光繼續堅持高層次人才引育與高能級平臺建設同頻共振,依托產業需求集聚一流博士后創新人才,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